备案核心框架与适用范围(覆盖全游戏类型)
1. 强制备案总情形(依据《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》第 13-14 条)
2. 备案类型统一划分与联审机制
(二十五)国产 vs 进口备案核心条件与材料对比(2025 标准化清单)
1. 主体资质与核心条件差异
2. 三类备案核心材料对比清单
(二十六)2025 备案全流程与地域特色通道(国产 / 进口分轨操作)
进口游戏备案流程
国产游戏备案流程
是
否
版号获批/运营前30日启动
AI预审平台自检(北京可优先)
同步提交:出版备案(署平台)+运营备案(省文旅平台)
出版审查(10工作日)+运营属地核查(15工作日)
数据安全备案(网信办,20工作日)
获取三备案凭证→公示编号
版号+电子标签到手
是否上海试点
按国产流程备案(附试点说明)
先过文旅部内容核验
提交进口专属材料→分平台备案
出版审查(15工作日)+运营核查(20工作日)+数据备案
游戏内显著位置标注备案编号
正式运营
▶ 地域操作提示:
北京朝阳区 / 海淀区等重点区可通过 “综合窗口” 提交纸质材料,减少跑动次数;
上海试点企业需在备案表标注 “沪研发视同国产”,附本地研发场地证明。
(二十七)变更备案与注销备案实操规范(2025 新增)
1. 变更备案触发情形与材料
2. 注销备案适用场景
游戏终止运营前 60 日申请;
材料:注销申请书 + 用户善后方案(含退款机制)+ 备案凭证原件;
未注销仍运营:处 1-3 万元罚款(依据《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》第 35 条)。
(二十八)全类型备案高频问题与法律责任清单
1. 共性问题解决方案(国产 / 进口通用)
2. 进口特有问题规避
(二十九)备案材料规范与核查技巧(2025 版)
1. 材料制作核心技巧
2. 地域核查重点差异
▶ 终极合规提示:备案完成后需同时公示版号、出版备案号、运营备案号(位置:游戏启动界面首屏下方,留存 3 秒以上),数据安全备案号可在隐私政策页标注;未备案擅自运营将面临 5-50 万元罚款,且 3 年内禁申版号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