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专注代理记账、公司注册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、游戏备案、直播许可证等各类证件代办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
我的位置:

商标被别人抢注,该如何拿回来?

作者:「」

发表于:2025-09-29 11:14:22

浏览:122 次

一、分阶段核心挽回策略:从预防到救济
(一)初审公告期:异议程序快速阻断(黄金 3 个月)
关键节点
操作要点
证据清单(核心)
时效把控
自商标初审公告日起 3 个月内提交异议申请,超期即丧失权利
商标初审公告截图(标注公告日期)
异议理由
1. 在先使用:证明抢注前已持续使用且有一定影2. 恶意抢注:抢注人明知或应知你的商标(如曾有业务往来)3. 在先权利:商标含著作权、字号权等
1. 使用证据:销售合同 / 发票(近 3 年)、广告投放记2. 关联证据:合作协议、沟通邮3. 权利证明:著作权登记证、企业字号核准通知书
程序衔接
通过商标局线上系统提交《商标异议申请书》,12 个月内出异议裁定,不服可提复审
异议申请书(需列明具体异议理由及证据指向)
▶ 实操案例:深圳某科技公司发现 “DeepSeek” 商标被抢注,在公告期内提交 200 余页在先使用证据,商标局裁定异议成立,成功阻断注册。
(二)已注册成功:无效宣告 + 撤三双重突破
1. 商标无效宣告(注册后 5 年内)
  • 适用场景:抢注人以不正当手段注册你在先使用的商标,或商标侵犯在先权利。

  • 关键依据

  • 《商标法》第 45 条:针对 “恶意抢注他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”;

  • 《商标法》第 44 条:针对 “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囤积”(如抢注人注册大量商标闲置)。

  • 四步流程

图片
代码

收集恶意证据

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《无效宣告请求书》

商评委审理(9-12个月)

裁定无效→商标局公告注销;不服→行政诉讼

收集恶意证据

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《无效宣告请求书》

商评委审理(9-12个月)

裁定无效→商标局公告注销;不服→行政诉讼

  • 证据升级:需额外提交抢注人恶意证据(如抢注人曾索要高额转让费的聊天记录、注册多件同类商标的清单)。

2. 撤三申请(注册满 3 年后)
  • 适用场景:抢注人注册后连续 3 年未实际使用,且无正当理由。

  • 操作要点

  1. 提交材料:《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申请书》+ 初步调查证据(如电商平台搜索无结果、注册人官网无相关产品);

  1. 举证责任:抢注人需提交使用证据(如真实销售凭证),无法提交则商标被撤销;

  1. 时效:9 个月内出裁定,可复审及诉讼。

▶ 合规提示:若抢注人主张 “正当理由”(如不可抗力、政府禁令),需针对性反驳(如提供同期同行业经营数据证明无普遍影响)。
(三)协商转让:低成本快速赎回
  • 适用场景:抢注人无实际使用意图,以转让牟利为目的。

  • 谈判技巧

  1. 前期铺垫:同步启动异议 / 无效程序,增加谈判筹码;

  1. 价格锚定:参考同类商标转让市场价,结合抢注成本(注册费约 300 元 / 类)合理出价;

  1. 风险防控:签订《商标转让协议》,明确 “转让前侵权责任由抢注人承担”,完成转让后做商标过户公证。

二、恶意注册专项应对(2025 新规适配)
1. 恶意抢注认定标准(2023-2025 治理方案)
行为类型
认定依据
规制力度
攀附商誉抢注
复制、摹仿他人知名商标(如抢注 “华为智选” 类似商标)
商标局可主动驳回,无需权利人提出异议
囤积商标抢注
注册量远超正常经营需求(如自然人注册 50 件以上非本人经营领域商标)
按《商标法》第 44 条直接宣告无效
跨类抢注核心商标
抢注他人核心商标的关联类别(如餐饮类 “海底捞” 被抢注至日化类)
优先审查无效宣告请求,缩短审理周期
2. 快速维权通道
  • 针对恶意抢注案件,可通过 “国家知识产权局恶意商标投诉平台” 提交材料,符合条件的案件审理周期压缩至 6 个月(常规为 9-12 个月)。

三、企业端风险防控与长效布局
(一)抢注预警机制
  1. 实时监测:通过 “商标预警系统” 设置关键词监测(如企业字号、核心产品名),新申请商标 1 日内推送提醒;

  1. 定期排查:每季度通过商标局官网查询近似商标,重点关注同行或关联方的申请记录。

(二)证据留存规范
markdown取消自动换行复制
1. 基础证据:商标设计底稿(标注创作日期)、首次使用时间证明(如最早销售订单);
2. 知名度证据:
  - 线上:电商平台销量排名、社交媒体话题量;
  - 线下:展会参展合同、门店照片(含开业时间);
3. 维权证据:抢注信息截图、沟通记录(需公证固化)。
(三)多维度商标布局
  • 核心类别全覆盖:按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,在主营业务及关联类别注册(如餐饮企业需注册 35 类 “连锁经营管理”);

  • 防御性注册:围绕核心商标注册近似商标(如 “老干妈” 注册 “老干娘”“老干妈”);

  • 国际布局:通过 “马德里体系” 同步注册海外商标,避免跨境抢注。

四、典型案例对比与教训
案例类型
关键行为
结果
核心启示
成功案例
北京某奶茶品牌发现商标被抢注后,3 日内收集近 2 年加盟合同、媒体报道等证据,公告期提异议
异议成立,商标未予注册
证据响应速度决定维权成功率
失败案例
广州某公司商标被抢注后,未在 5 年内提无效宣告,超期后只能提撤三但抢注人提交了使用证据
维权失败,需重新设计商标
时效是商标维权的生命线
和解案例
杭州某电商品牌通过代理机构与抢注人谈判,同步启动无效程序,最终以 3 万元达成转让
2 个月完成商标过户,成本低于诉讼
组合策略可降低维权成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