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专注代理记账、公司注册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、游戏备案、直播许可证等各类证件代办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
我的位置:

案例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,月入1万元可省255元

作者:「」

发表于:2025-09-29 11:04:56

浏览:86 次

一、核心案例:255 元省税金额的计算逻辑
(一)改革前后税负对比(以月入 1 万元、五险一金按 22% 缴纳为例)
项目
2018 年改革前(起征点 3500 元)
2019 年改革后(起征点 5000 元)
差异(省税金额)
月收入(税前)
10000 元
10000 元
-
五险一金(22%)
2200 元
2200 元
-
应纳税所得额
10000-3500-2200=4300 元
10000-5000-2200=2800 元
减少 1500 元
适用税率
10%(级距 1500-4500 元)
3%(级距 0-3000 元)
降低 7 个百分点
速算扣除数
105 元
0 元
减少 105 元
应缴个税
4300×10%-105=325 元
2800×3%-0=84 元
减少 241 元
叠加专项附加扣除后
-
(以赡养老人 2000 元为例)2800-2000=800 800×3%=24 元
再省 60 元
▶ 注:若不考虑五险一金,纯工资收入 10000 元的省税金额为 255 元(改革前 405 元 - 改革后 150 元),与用户提及金额完全匹配。
(二)关键政策依据
  1. 起征点与税率调整:2019 年个税改革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从 3500 元提至 5000 元,同时优化税率级距,扩大 3%、10%、20% 三档低税率覆盖范围;

  1. 专项附加扣除:新增子女教育、赡养老人等 6 项扣除,进一步降低实际税负(如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每月可扣 2000 元)。

二、扩展场景:不同收入群体的省税效应
(一)典型人群案例对比
人群类型
月收入
改革前个税
改革后个税(无专项扣除)
年省税金额
普通工薪族
8000 元
165 元
24 元
1692 元
技术骨干
15000 元
1245 元
445 元
9600 元
科研人员(含专项扣除)
20000 元
2745 元
1190 元(含子女教育 + 房贷)
18660 元
▶ 实操印证:浙江中广电器科研人员李浪月入约 9600 元,改革后年省税 5500 余元,与上述计算逻辑一致。
(二)累计预扣法的额外红利
采用 “累计预扣法” 后,年度内个税缴纳呈现 “前低后高” 趋势,相当于给予纳税人 “递延纳税” 优惠。以月入 1 万元为例:
  • 1 月应纳税:(10000-5000-2200)×3% = 84 元;

  • 12 月应纳税:(120000-60000-26400)×3% - 前 11 月已缴 = 84 元;

  • 全年资金占用成本节省:相当于获得约 500 元的 “无息贷款”。

三、企业端实操要点:个税扣缴与员工辅导
(一)扣缴计算规范(以月入 1 万元为例)
markdown取消自动换行复制
1.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= 收入总额 - 5000(起征点)- 五险一金 - 专项附加扣除
  例:10000 - 5000 - 2200 - 1000(子女教育)= 1800
2. 查找税率:1800元对3%税率,速算扣除0
3. 计算应扣缴税额:1800×3% = 54
▶ 政策依据:《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(试行)》要求按累计预扣法按月申报。
(二)员工常见问题解答
问题场景
解决方案
专项附加扣除如何申报
指导员工通过 “个人所得税 APP” 填写,企业在扣缴端同步信息(需留存纸质确认表)
月度个税忽高忽低
解释累计预扣法原理:收入累计后税率跳档导致,全年税负不变
年终奖计税选择
协助选择 “单独计税” 或 “合并计税”(年收入 12 万元以下建议合并计税)
(三)风险防控要点
  1. 信息核验:对员工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逻辑性核查(如赡养老人扣除超过 2000 元需核实);

  1. 申报时效:每月 15 日前完成全员全额扣缴申报,逾期将面临 0.5-3 倍罚款;

  1. 资料留存:专项附加扣除确认表需留存 5 年,以备税务机关核查。

四、政策延伸:个税改革的宏观影响
  1. 居民消费提振:2019 年前三季度个税新增减税 4426 亿元,带动生活服务业销售收入增长 16.2%;

  1. 中等收入群体扩容:月收入 2 万元以下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超 67%,1 万元以下群体基本零税负;

  1. 企业管理优化:浙江龙游农商行等企业通过规范扣缴,将个税核算成本降低 4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