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专注代理记账、公司注册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、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办理、游戏备案、直播许可证等各类证件代办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
我的位置:

律师在收购公司中所起的作用

作者:「」

发表于:2025-09-29 10:58:03

浏览:156 次

一、收购前期:尽职调查的 “风险扫描仪”—— 直击 EDI 业务合规痛点
律师的首要作用是通过全维度尽职调查排查风险,对 EDI 企业而言,需重点突破三大专项领域:
1. 主体资质与许可有效性核查(衔接 EDI 准入核心要求)
  • 基础资质穿透

核查目标公司法人资格(经营范围是否含 “数据处理”)、注册资本实缴情况(跨省 EDI 需≥1000 万元),尤其关注外资企业外方主要投资者是否具备数据处理运营经验(需核验经认证的境外运营证明)。
  • EDI 许可专项核验

① 许可状态:通过工信部系统核查是否在有效期内,是否存在年报异常或行政处罚记录;
② 业务范围:确认许可包含 “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”,且未超范围经营(如跨境电商通关服务需在许可备注中明确);
③ 外资合规:若为外资企业,核查是否符合试点地区股比要求(如上海临港允许全资,非试点地区≤50%),股权穿透图谱是否完整追溯至最终受益人。
2. 数据资产与安全合规尽调(EDI 监管核心风险点)
  • 数据全生命周期审查

参照《数据安全法》要求,核查用户信息收集的知情同意记录、AES-256 加密存储落实情况、交易日志 3 年留存凭证,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境外服务器存储数据(如 AWS 海外节点)等红线问题。
  • 跨境数据风险排查

若涉及跨境交易,核查是否取得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报告,试点地区外资企业是否提交《跨境数据处理承诺书》,避免重蹈某跨境电商平台因境外存储数据被处罚 100 万元的覆辙。
  • 技术合规佐证

核验第三方安全检测报告(需涵盖 SQL 注入、跨站脚本漏洞检测)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,确保与 EDI 技术准入要求一致。
3. 隐性债务与或有风险挖掘
  • 排查目标公司未披露的电信违规处罚(如 EDI 许可变更未按 30 日时限报备)、数据泄露赔偿纠纷,通过 “信用中国” 及通信管理局公示系统交叉验证,避免收购后承接隐性负债。

二、交易架构设计:合规与效率的 “平衡器”—— 适配 EDI 业务特殊性
律师需结合 EDI 业务监管规则设计交易模式,尤其关注外资收购与资质存续问题:
1. 股权收购 VS 资产收购的抉择(EDI 许可存续关键)
  • 股权收购场景

若目标公司 EDI 许可在有效期内,律师需设计股权交割方案,确保收购后持股比例符合外资政策(如非试点地区外资持股不超 50%),且外方不担任董事长等核心职务。
  • 资产收购场景

若仅收购数据处理平台等资产,律师需提示需重新申请 EDI 许可(因许可不可转让),并同步启动前置审批(如外资需先取得工信部《外资准入符合通知书》)。
2. 外资收购的架构合规设计
  • 试点地区(如深圳先行示范区)可设计外资全资控股架构,但需嵌入 “服务设施与注册地同属试点区域” 的约束条款;

  • 非试点地区需通过 “中外合资” 架构控制外资比例,律师需起草股权代持禁止条款,避免因 VIE 架构被监管否决。

3. 支付与交割的风险对冲
  • 设计 “合规保证金” 条款:预留 10%-20% 收购款,待 EDI 许可变更完成(需提交通管局批复)后支付,规避资质无法延续的风险。

三、交易文件起草:权利义务的 “界定器”—— 锁定 EDI 专项责任
律师需在核心文件中嵌入 EDI 业务专属条款,避免模糊地带引发纠纷:
1. 股权转让协议的 EDI 专项条款
  • 许可存续承诺

要求卖方承诺 “交割时 EDI 许可无吊销 / 注销风险,技术人员(3 名持证工程师)社保连续缴纳满 6 个月”,违约则承担收购款 20% 的赔偿金。
  • 数据安全兜底

约定 “交割前数据泄露由卖方承担责任,交割后 6 个月内发现的历史合规问题,卖方仍需协助整改”,参考万豪收购喜达屋因历史数据泄露被罚 9900 万英镑的教训。
  • 外资资质保证

外方卖方需承诺 “其电信业务运营证明真实有效,且经使领馆认证”,避免因资质瑕疵导致审批失败。
2. 尽职调查清单与披露函
  • 定制 EDI 专项披露清单,明确要求卖方提供:服务器托管协议(境内部署证明)、带宽接入协议(≥1Gbps 证明)、数据备份记录(24 小时同步凭证)等核心材料,未披露则构成违约。

四、审批与交割:流程衔接的 “导航仪”—— 打通 EDI 许可变更链路
律师需主导多部门审批协调,确保收购与资质变更无缝衔接:
1. 外资收购前置审批推进
  • 协助取得三大核心文件:

① 工信部外方资质预审(10 工作日)→《外资准入符合通知书》;
② 商务部门审批(15 工作日)→《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》;
③ 省通管局初审→工信部终审(非试点地区 80 工作日)。
2. EDI 许可变更全程辅导
  • 依据陕西省通管局要求,辅导企业在工商变更后 30 日内提交许可变更申请,准备全套材料(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报告、许可证原件、股权穿透图谱等),确保线上系统提交与纸质材料核验同步通过。

3. 交割节点把控
  • 设定 “三同步” 交割条件:工商变更完成、EDI 许可变更受理通知书出具、核心技术人员劳动合同主体变更,避免出现 “资质真空期”。

五、交割后维护:合规运营的 “守护者”—— 延续 EDI 长效合规
1. 合规体系搭建
  • 协助修订《数据安全管理制度》《交易风险处置预案》,确保符合 EDI 安全保障要求,每季度安全演练记录需留存备查。

2. 许可延续与变更预警
  • 建立 “许可续期倒计时机制”(有效期届满 30 日前提交材料),外资企业需提前协调商务部门出具经营期限延期批复。

3. 争议解决预案
  • 针对 EDI 业务高频纠纷(如数据传输延迟、跨境数据合规争议),设计 arbitration 条款,约定由通信行业专业仲裁机构管辖,提高争议解决效率。

附:EDI 企业收购律师服务核心交付物
  1. 《目标公司 EDI 业务合规尽调报告》(含许可证核验、数据安全风险评级);

  1. 定制版《股权转让协议》(嵌入 EDI 许可、数据安全专项条款);

  1. 《外资收购前置审批流程指引》(含工信部 / 商务部门材料清单);

  1. 《交割后 EDI 合规运营手册》(含年报报送、变更备案操作指南)。